深入推进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建议-亚博电竞网站

深入推进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和重大任务,强调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山东作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支点,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尤其要在深入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方面走在前列,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
  近年来,山东围绕2035年基本建成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目标,持续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形成了一定的基础优势。但对标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任务新要求,山东制造业发展仍存在不足。要有针对性地解决山东产业特别是制造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必须紧紧围绕数字化和低碳化发展大趋势,建议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提高制造业重点企业研发能力,要充分发挥制造业龙头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加强基础研发投入,提升企业创新基础能力
  山东制造业以传统产业为主,而传统制造业产业领域内的创新主体主要为高校、科研院所,制造业企业创新能力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对此,要充分发挥山东制造业龙头企业对整个产业链的带动作用,建立“雁阵型”创新模式,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由此支持领军企业持续突破动能转换、绿色低碳前沿技术,并对其他后续跟进企业产生带动和引领效应。继续推进“工业强基工程”,加强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研究,持续夯实工业基础,提升山东制造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持续打造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平台,围绕市场导向和产业发展重大需求,加强绿色技术创新,强化科技支撑引领作用。
  推动制造业创新链产业链融合,要围绕新旧动能转换、绿色低碳发展需求,加强科技资源对接,促进共性关键技术创新
  制造业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既是技术的受体,也是技术的供体,更应是研发投入的主体、提出技术问题的主体。山东应结合新旧动能转换、绿色低碳发展需求,理顺产学研创新体系,加快省内、省外资源集聚,联合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协同创新,推动跨产业、跨地域研发合作。
  例如,针对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升级需求,积极对接中国科学院软件所、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中国科学院金属所、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等高端技术和智囊资源,迭代优化现有技术、储备下一代技术;针对工业数字化转型需求,深化与中国科学院相关院所及人工智能产学研创新联盟的合作,推进面向山东工业数字化转型的省院合作;针对煤电绿色转型需求,积极对接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所、国家能源低碳院、中国矿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机构的相关技术,提升煤炭加工转化及资源利用效率。
  提升制造业上中下游协作配套能力,要围绕制造业布局和产业链上中下游关系,以集群方式增强产业链环节协作配套能力
  制造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是分工合作、协同发展、相互制约的共生关系,山东制造业上中下游企业协作配套能力仍需提升。
  对此,要以重点企业、重点项目为牵引,围绕产业链上下游环节,在积极开展精准招商的同时,构建产业链不同环节企业融通发展机制,形成重点产业链式集聚。基于高端产业集群组织的“织网人”作用,围绕山东制造业产业布局,加快推进产业组织变革和新型区域合作,创立面向新旧动能转换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制造业高端产业集群,提升引领区域产业集聚水平以及跨区域整合创新资源的能力,如对标德国mai carbon等新材料领域的世界级竞争力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重点产业领域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改变产业门类齐全但结构“过重”局面,要紧抓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新机遇,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新动能
  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是引领国家和区域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深化新旧动能转换、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山东作为全国重工业大省,产业门类齐全,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中的197个、666个工业小类中的526个,但化工、钢铁、煤炭等传统产业占工业比重较高,而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相对较低。
  对此,山东要以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海洋、医养健康、高端化工等产业为重点,推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立足山东产业门类齐全、发展基础良好的优势,着眼于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先机,培育先导性和支柱性产业,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化、集群化、生态化发展,在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的同时,加快形成国家级、省级产业集群互为补充、梯次发展的良好格局。
  解决重点领域“专精特新”企业少、人才不足问题,要围绕重点产业创新及转型发展需求,加强专业领域企业培育及其人才队伍建设
  “卡脖子”有时候卡在非常核心的环节、相对精细的环节和较为细分的领域,因此,要建立大量细分领域的“专精特新”企业,引育人才,从而进一步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深化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对此,要发挥有为政府作用,全面梳理新旧动能转换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涉及的“专精特新”等小众技术,结合创新型企业发展阶段,加强精细化政策设计,对“专精特新”领域科技企业进行长期持续培育。发挥有效市场作用,引导企业提出符合创新转型发展需求的“专精特新”技术研发项目,形成市场导向的技术研发目录和资源集聚机制,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联合推进技术研发和企业培育。健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和保障政策,加强制造业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跨界融合化相关人才培育,尤其要加大重点领域“专精特新”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引进。(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院长 潘教峰)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孟琨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