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9024540号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0111号
亚博电竞网站的技术支持: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
近年来,山东省威海市委宣传部、市委讲师团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找准、把牢理论宣讲的组织“融合点”、理论“关节点”、群众“集聚点”和形式“突破点”,不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扎根基层、服务群众。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机制体系,让宣讲工作“立起来”
一是强化党委领导。理论宣讲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切实发挥党委统一领导作用。威海市注重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市委宣传部及区市、开发区党委宣传部门每年召开理论宣讲工作会议,研究组织领导、经费保障、工作开展、评先选优等具体措施,宣传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亲自点题、靠前指挥、带头宣讲,加大对理论宣讲工作的支持力度,形成高位推动、上下贯通、四级齐抓的理论宣讲工作态势。
二是把牢政治方向。在宣讲工作中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压实基层宣传部门主体责任,对基层开展宣讲的方式、内容等进行政治把关和业务指导,确保理论宣讲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偏离主题主线。对可能出现的风险提前预判、有效防范,坚决防止娱乐化、商业化、“低级红”“高级黑”,不给错误观点和言论提供传播渠道。
三是健全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工作指导、教育培训、品牌培育工作机制,让基层开展理论宣讲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确保理论宣传工作常态长效推进。健全工作指导机制,改变以往各系统、单位各自为战的工作模式,运用系统思维、调动各方力量,对宣讲工作进行统一领导、统一部署,形成上下联动、梯次推进的工作态势,取得“1 1>2”的良好效果。健全教育培训机制,通过邀请专家授课、开展示范宣讲、“以赛促学、以赛促训”等形式,打牢宣讲队伍基础。健全品牌培育机制,围绕“队伍 活动 品牌”一体推进工作思路,鼓励基层充分挖掘特色、建强队伍、丰富活动,按照“成熟一个培育一个”原则,通过各类宣讲活动、主题报道等增加品牌曝光率,目前已培育了“鲸园直播间”“初心讲堂”“餐前一刻钟”“船声筒”“怡小宣”等特色鲜明、知名度高的基层宣讲品牌,形成“1 8 n”宣讲品牌矩阵,以“品牌化”效应推动实现“精品化”宣讲成效。
二、整合资源力量,培养“基层名嘴”,让宣讲队伍“强起来”
一是构建多层次全覆盖宣讲体系。横向力量联合,会同有关部门单位分领域分系统组建宣讲队伍,开展分众化、对象化宣讲。联合教育部门组建“同城大课堂讲师团”,利用“开学第一课”平台讲好党的创新理论,推动广大团员和青年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联合总工会组建百人“劳模工匠宣讲团”,突出“中国梦·劳动美”主题,开展宣讲活动千余场;联合团市委组建“市级青年讲师团”,直插基层团支部开展面对面交流宣讲;联合市妇联组建“巾帼之声宣讲团”,构建起“一区市一特色、一区市一品牌”巾帼宣讲格局,用妇女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威海故事。纵向上下联动,逐步构建起“头雁领航、群雁齐飞”的宣讲格局。在全市遴选50名不同领域的宣讲专家,组建市级理论宣讲专家团队,研讨撰写宣讲提纲、开展示范宣讲,充分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整合8支宣讲队伍、红色宣讲团及各类特色宣讲团等9000余名宣讲员形成宣讲合力,广泛开展重大主题宣讲及群众性宣讲活动,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落地生根。
二是打造本土化特色化宣讲队伍。威海市深挖人文资源,打造了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宣讲队伍。充分发挥高校集聚优势,联合11所驻威高校成立威海市校地理论宣讲联盟,在加强理论宣讲队伍建设、推动宣讲形式创新、构建共建共赢机制上狠下功夫;依托千里海疆爱国主义展示带组建威海千里海疆爱国主义教育宣讲团,全面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宣讲活动,使爱国主义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坚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觉行动;乳山市新时代“红色乳娘”宣讲团赴省内外开展专场宣讲报告百余场,相关经验做法被40余家省级及以上媒体刊发报道;诞生于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发源地天福山的天福山女子民兵班宣讲团,以丰富的知识储备、专业的讲解水平、热忱的服务态度成为宣讲队伍中本领过硬的“尖兵”队伍。还有文旅集团百人红色宣讲团、国网威海供电公司“威电先锋”讲师团等100余支特色宣讲队伍活跃在基层,着力做好党的创新理论的社会宣传和网络宣传,让理论宣讲更加深入透彻、生动鲜活。
三是开展靶向式针对性宣讲培训。围绕增强理论宣讲骨干宣讲内容的“理论味道”、提升“理论含量”,每年举办全市基层理论宣讲骨干培训班和重大会议、重大讲话精神宣讲骨干专题培训,通过专家授课,提升优秀讲师素质。围绕更好发挥百姓宣讲员面向群众、贴近群众、服务群众的作用,全面推开市县镇村四级百姓宣讲选拔赛,通过现场教学、实操训练、示范宣讲等,以赛选才、以赛促训、以赛练兵,提升百姓宣讲员的综合业务水平。
成立威海千里海疆爱国主义教育宣讲团,深入基层开展党史、红色文化和威海爱国文化宣讲
三、创新工作举措,突出地域特色,让宣讲内容“实起来”
一是打通供需梗阻。为找到基层群众的关注点困惑点,以精准的内容投放打通理论供需“堵点”、增强理论宣讲吸引力,荣成市率先探索搭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云平台,将38支宣讲志愿服务队、近千名宣讲志愿者纳入信息库,通过“团队亮单、群众点单、所站下单、志愿者接单、互动评单”的模式,建立起“群众吹哨、部门报到”的理论宣讲供需对接机制,围绕基层群众“点单”要求,提供有针对性、有重点的惠民政策解读、党的创新理论宣讲。
二是深挖红色资源。近年来,威海市摸清盘活“红色家底”,以“警钟长鸣 发愤图强”为主题,突出教育培训、游学研学、纪念警示三大功能,构建了覆盖全域的爱国主义教育阵地网络,为红色宣讲团开展理论宣讲活动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和阵地保障,百人红色宣讲团、“板凳课堂”红色宣讲团、殷树山党史宣讲团、“大手牵小手”红色教育宣讲团等一批红色宣讲团用好用活红色资源,将宣传党的创新理论与弘扬红色精神结合起来,让党的创新理论入心见行、红色基因代代传承。
三是赋能基层治理。成立美德健康生活宣讲队伍,坚持市镇村三级联动,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点、户五级宣讲阵地,以美德健康生活方式大众读本宣传宣讲为抓手,通过“集中 日常”“讲座 体验”等形式,开展活动 2700余场,传播党的创新理论、涵养文明乡风,推动“自律助人、孝老爱亲、诚信利他、节俭绿色、共建共享”理念融入日常、化作经常,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了新动能。
探索建立“群众吹哨、部门报到”的理论宣讲供需对接机制
四、拓展宣讲路径,丰富形式载体,让宣讲方式“活起来”
一是夯基固本,升级传统宣讲平台。充分整合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基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员活动室、农家书屋等各类资源,构建起“动静结合、海陆联动”的宣讲阵地。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立居民会客厅、邻里角,打造理论宣讲“微课堂”,引导群众讲给
群众听,推动“概念化”政策理论逐步变为“形象化”的实际行动;充分利用涵盖138处点位、陆海联动、覆盖全域的爱国主义教育阵地网络和总体国家安全观刘公岛教育培训基地等现有场所场馆,组织宣讲员开展沉浸式融入式宣讲,变“灌输式”宣讲为“体验式”宣讲;围绕群众日常喜欢聚集在哪里、宣讲的地点就搬到哪里,打造“移动式”宣讲课堂,开展“暖心食堂聊政策”“百姓炕头话幸福”“文化大集说新俗”等宣讲活动,让理论宣讲从“会场学”转向“随处学”;威海市渔民多、出海时间长,在伏季休渔期、渔船维修期组织开展“船声筒”宣讲活动,将党的创新理论细化为短、小、实的“微主题”,结合渔业安全生产制度、伏季休渔规定等渔民重视和关心的问题开展宣讲,真正实现“群众在哪里,党的创新理论就传播到哪里”。
二是增强互动,开辟线上宣讲课堂。依托新媒体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接受程度高的优势,创新开展“千里山海·云上学理”直播宣讲活动,把宣讲活动安在云端、讲在线上,通过“理论宣讲+线上直播”形式,先后开展“走进明理庭院理论宣讲网络直播”“走进华夏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主题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海岛”“铭记嘱托 发愤图强——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刘公岛五周年”等主题宣讲直播活动100余场,线上受众50万人次。打造“学理论 懂政策 做明白人”党的创新理论大众化宣讲品牌,每周邀请1个部门与网民进行在线交流,用群众听得懂、听得进的语言做好党的创新理论阐释和政策主张的解疑释惑工作,用有思想、有温度的内容回应群众关切,全年开展活动30期,高质量推进党的创新理论生动传播。
文艺骨干通过“明理庭院理论宣讲网络直播”开展快板书宣讲
三是寓教于乐,探索文艺宣讲形式。组织宣讲骨干、文艺骨干瞄准群众关切,立足威海精致城市建设实际,挖掘身边案例,把群众想听的和理论想讲的结合起来,近年来创编戏曲《红嫂》《郭永怀》、快板《天福山丰碑》《民族之光振国威》、小品《家风》《守望相助》、情景短剧《乳娘》《马石山十勇士》、三句半《初心如磐心向党》等曲艺类宣讲作品300余部,通过艺术化手段用“共情”引起“共鸣”,使理论宣讲在基层“热”起来、“活”起来。
初审编辑:陶云江 窦永浩
责任编辑:吴凡